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

養量

  
  語云:「宰相肚裏能撐船!」一個人的事業成就大小,就看你的器量如何。你的器量不顧別人,只顧自己,只能養己;假如你的肚量能涵容全家,你就能做一家之長;你的肚量能包容一縣,就能做縣長,能包容一省,就能做省長,能包容一國,就能做國主。
  
  包容一縣、一省的人,做不到縣長、省長,甚為可惜;能有肚量愛國愛民的人,也沒有適才適用,更為全民國家可惜。
  
  歷史上,成功的帝王君主,並非他有三頭六臂,功力高人,而是他的肚量比人大也!肚量小的人不能容人,人又怎麼會容你呢?所以布袋和尚為人歌頌「大肚能容,容卻人間多少事;笑口常開,笑盡人間古今愁。」
  
  自古的學者都講究養能、養學、養氣、養德、養心、養量;按照做人處事,重要的是先要養量。宋朝宰相富弼,處理事務時,無論大事小事,都要反覆思考,因為太過小心謹慎,因此就有人批評他、攻擊他。
  
  幕僚人員對富弼說:「有人在批評你!」
  
  富弼一點也不在意,說:「一定是在批評別人。」
  
  幕僚說:「報告宰相,他不是在批評別人,他是指名道姓批評你呀!」
  
  富弼淡然回答道:「天下同名同姓者也很多。」
  
  就是這樣的器量,他能不做宰相嗎?
  
  人有一分器量,便有一分氣質;人有一分氣質,便多一分人緣;人有一份人緣,必多一份事業。雖說器量是天生的,但也可以在後天學習、培養。我們閱讀歷史,多少的名人聖賢,有時不讚其功業,而讚其器量。所以器量對人生的功名事業,至關重要!
  
  如何「養量」?
  
  一、平時凡是小事,不要太和人計較,要經常原諒別人的過失,但是大事也不要糊塗,要有是非觀念。
  
  二、不為不如意事所累。不如意事來臨時,能泰然處之,不為所累,器量自可養大。
  
  三、受人譏諷惡罵,要自我檢討,不要反擊對方,器量自然日夜增長。
  
  四、學習吃虧,便宜先給別人,久而久之,從吃虧中就會增加自己的器量。
  
  五、見人一善,要忘其百非。只看見別人缺點而不見別人的優點,無法養成器量。
  
  經云:心包太虛,量週沙界。你能把虛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,那麼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虛空一樣的廣大。有一打油詩云:「佔便宜處失便宜,喫得虧時天自知;但把此心存正直,不愁一世被人欺。」
  
  有量的人,必定是不會吃虧的啊!
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西醫與中醫

昨天忽然想起醜小鴨的故事,覺得在大部份人的心中,中醫就像醜小鴨一樣。

為何這樣說呢?醜小鴨為什麼醜?因為大家都用鴨子的標準來憑判美醜。
中醫也一樣,大部份人都用西醫的標準來憑判中醫,可是大部份人都不知道醜小鴨根本就不是鴨子,她是美麗的天鵝!
所以在大部份人眼中,中醫是奇怪的,是沒什麼大用途的,只能沒病時用來調養身體的醜小鴨。

中醫和西醫從根本上,從出發點上,從方向上就是完全的不同,怎麼能西醫的標準,來判斷中醫的優劣呢? 甚至想要告訴中醫,什麼才是對的,什麼才是錯的。

世界上不是只有西醫的標準才是對的。

有感

內心修為的高低,在眼神對上的一瞬間,已分高下!